记者蒋勇、张馨报道:2017年10月27日,“一带一路”沿线9个国家的31名官员,在武汉光谷蓝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参观热解等生物质新能源利用情况时,连连发出惊叹,表达了将生物质能源化技术复制回国的愿望。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发展规划研修班由国家商务部主办、农业部承办,31名官员分别来自阿富汗、巴基斯坦、土耳其、多哥、塞尔维亚、尼日利亚等9个国家农业主管部门。陪同参观的还有中国农业部和湖北省农业厅的领导。光谷蓝焰集团总经理雷达平向外宾介绍了生物质新能源利用情况。

外宾在参观光谷蓝焰展厅
当天,外宾赴光谷蓝焰项目实地调研了沼气利用和生物质热解情况。在车间,来宾目睹了世界最先进的生物质热解设备,它每年可热解3万吨秸秆等农林剩余物,产出的生物质炭、气、油深受用户欢迎,其中燃气直接铺到当地农民家中,结束了农民家庭长期用煤或秸秆做饭烧水的历史。
“农林废弃物变废弃为宝,真是神奇的技术。”来自阿富汗卢格尔省的农业官员MOHAMMAD ZARIF惊奇不已。讲解员介绍,该技术由光谷蓝焰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同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它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农林剩余物能源化、高值化、清洁化利用和环保条件下的工业化生产模式,社会效益、环保效益、经济效益明显,荣获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颁发的“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最具投资价值的领先技术蓝天奖”和“中国专利优秀奖”。2013年7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曾亲临该项目视察,并予以高度肯定。目前该项目录入国家发改委重点低碳目录,系国家重点引导和推广项目。

外宾对生物质能源非常感兴趣
光谷蓝焰集团总经理雷达平介绍,生物质热解原料基本包括所有农林废弃物,最常见的是棉杆、稻秆、麦秆、谷壳等农作物秸秆,也包括林业废弃物竹子、木材等加工处理的边角料,我国生物质原料资源约为10亿吨,是水电的2倍,风电的3.5倍,远超水电、核能、风能之和,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光谷蓝焰热解技术设备市场化程度高,效益好,可快速复制推。目前,公司以鄂州热解项目为模板,已在团风、罗田、房县、通山等地复制,正向全省全国推广。

公司领导与外宾交流
“我们希望把中国的技术带回家,把光谷蓝焰的生物质新能源解决方案复制到我们国家去。”调研过程中,外宾们详细了解生物质新能源利用情况,纷纷表达了合作意向,希望“蓝焰新能源方案”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落地生花。

外宾在热解车间参观

在宾在光谷蓝焰调研
武汉光谷蓝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页面版权所有 鄂ICP备14019057号-2厦门网站建设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1965号